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发布日期:2018-07-12

  作者:于秋月 哈尔滨市作协委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抗联精神研究会会员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1931年的东北,乌云密布,大地呻吟,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在我一望无际的疆土上,杀伤掠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痛苦挣扎。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的领导下,星星火种在田野荒原上、在白山黑水间悄悄点燃,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用斧头和锄把、用勇往直前的战斗歌声,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牵制了七十六万日军,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十八万,取得了东北抗日的绝对胜利。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十四年,他们的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的集中体现。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最初的近4万人的部队到最后活下来不到4000人,无数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了他(她)们。

  李英根,作为仅活下来的抗联战士之一,其一生充满了惊险、苦难、波折。

  其实,她本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千千万万中一个普通的妇女。她出生在朝鲜,8岁时随全家到东北,家境殷实,若不是战争,她会按部就班地读完书,嫁人生子、耕田织布、教书育人……走完人生之路。可是,战争改变了她,战争把她从一个娇嫩的地主家大小姐改变成为一名坚强的、充满激情、视死如归的女战士,战争让她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从此,她的生活充满了传奇。

  她是两个烈士的遗孀,他的第一任丈夫李春满是最早期党派来的抗联干部,牺牲前是汤原县委书记;她的第二任丈夫张兰生,牺牲前是满洲(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她是著名的抗联老战士李敏的音乐启蒙老师。她的入党介绍人金策,曾任北满省委书记,后为朝鲜开国元勋;她的亲密战友崔庸健,去世前是朝鲜国家副主席,曾在60年代访问中国时,特意要求见见她;她和张兰生的婚姻介绍人冯仲云是中共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将领;甚至她的儿子包武雄的名字都是冯仲云给起的,因为出生后2个月就和母亲一起被日伪羁押在监狱直到3岁,被称为“东北的小萝卜头”。

  读她的生平,让我心中总是激荡起伏,感慨不已。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一、抗联队伍里的音乐老师

  在哈尔滨南岗鞍山街,95岁抗联老战士李敏老人家住的院里有栋黄色的两层楼,门前有个牌子: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楼内各个房间除了陈设各个时期东北抗联的图片、书籍、用品外,迎面一个房里四壁挂满了抗联的歌曲,每当有人参观时,李敏老人必定先领到这里,从抗战歌曲讲起,讲到慷慨激昂时,老人会激动地唱起来,每每这时,来的人会齐声应和,歌声飘荡。

  老人说,抗战的时候,歌曲就是呼唤,唤醒劳苦大众的觉悟;歌曲就是利剑,直插敌人心脏;歌曲就是号角,鼓起战友们的士气。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随着歌声的飘落,李敏老人往往会回忆起教她唱歌的启蒙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她的人。那是1932年,一个秋后的下午,小李敏家所在的梧桐河村来了几位精神干练的年轻人,其中有位漂亮的女同志,高高的个子,秀气文静,英姿飒爽。他们走进穷苦的百姓家里,宣传抗战,号召农民们团结一心,成立游击队,建立了小学校,免费教孩子们读书。

  他们就是一同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党派来做东北抗日工作的李寅健(李英根的叔叔,走向革命的引路人)、崔庸健,以及当地的朝鲜青年李春满和李英根。

  李英根年轻漂亮,声音特别好听,负责教孩子们的音乐课。李敏老人清晰地记得她学的第一首歌是《列宁诞生歌》,陆陆续续地,他们学会唱很多歌《模范学校校歌》(崔庸健词)《农民暴动歌》《咱们的红军来到了》《国民党成了什么样子》《九一八事变歌》等等。

  学会了唱歌的孩子们在李英根老师们的带动下成立了抗日救国儿童团和宣传队,他们利用一切机会用歌声宣传抗日,田间、地头、场院……都是他们的阵地。李敏老人记得有一首歌《妈妈你不要哭》,是李春满作词,李英根老师和她一起表演,李老师扮演妈妈,她扮演女儿,每一次唱的时候,台上台下都哭成一片,他们趁机就演讲:爷爷奶奶、叔叔大婶们,抗日军在前方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抗战打日寇,我们同为中国人,要手拉手心连心,支援抗日军,军民合力同战斗,打败日本侵略军……

  许多青年人听完擦干眼泪报名强烈要求去前线,还有些老乡把家里仅有的很少的粮食拿出来送到抗联部队,他们说,你们吃饱了好好去打鬼子,否则,地里长出再多的庄稼也被他们糟蹋了,老百姓还是吃不饱。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儿童团宣传队的名声越来越大,终于被敌人盯上了,他们在各村安插特务监视,面对嚣张的敌人,他们只好转入地下,参加抓走狗、汉奸、特务工作。有一次是冬季,他们西行宣传,回来后走在路上又冷又饿,碰上一辆拉粮食的顺路车,他们拦住后说明想搭个车,老乡同意后他们急忙爬了上去,把课本和歌本放到了粮食垛地下,风又大又硬,李敏冻的说不出话来,李英根老师把她搂在怀里,那个时候,已经失去母亲的小李敏感觉是在妈妈的怀里,好温暖。

  就是那次,半路上遇到日本兵查岗,端着枪、穿着羊皮大衣的鬼子把他们撵下来,一个个搜身,轮到李英根老师时,可恶的日本兵把手伸到她的衣服里乱摸,想调戏李老师,李老师一边躲闪,一边往日本兵的脸上猛地吐了一口唾沫,日本兵举手要殴打李老师,周围的群众和儿童团见了,围成了一堵人墙护住了她,可能看老百姓人多势众,岗楼里走出来一个军衔上两道红杠的头,冲大家摆摆手,他们趁机赶快爬上车走了,避免了事态的恶化。

  事后,他们心有余悸,若是鬼子看到藏在粮食袋子下面的抗日歌本,那后果不堪设想了。

  抗战,就是在敌人的刺刀下呐喊,危险无处不在。

  过了段时间,李英根老师来到李敏家里告别,说她的工作有了变动,不能和她在一起了,叮嘱她不论在哪儿都要好好工作,不要放松学习。

  李英根老师在小李敏的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那些抗日的歌曲影响了她一生,也伴随着她一生,直到今天,慷慨激昂的歌声还在回旋。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上面图片是儿童团员白天宣传,晚上在老乡家休息的写照

  二、苦难交加的个人婚姻

  1910年出生的李英根,父亲是延寿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九一八事变时,她正在读国高。一天,她在广州读黄埔军校的叔叔李寅健到家里,向她讲述了外面世界里有许许多多不愿做亡国奴的关东儿女正在为驱逐日寇而战,曾经目睹着侵略者野蛮的罪行,心中早就积满了愤怒的她,立刻放下书本,偷偷地随着李寅健和他的朋友崔庸健参加了革命,不久,她就由金策介绍加入了中国*********。

  她的第一个丈夫是她一同走上革命道路的战友,朝鲜人李春满。刚认识李春满的时候,她19岁,他20岁,共同的追求把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系在一起,他们一同在东北的大地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着抗日的工作。李春满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能歌善舞,不仅政治觉悟高,口才好,而且会做词曲,写出很多热血沸腾的抗战歌曲,上面讲到的李英根和李敏唱的那首《妈妈你不要哭》就是他写的,可惜,1934年,时任汤原县委书记的李春满在一次战斗中牺牲。

  失去了丈夫,擦干眼泪,带着仇恨,倔强的李英根又投入到抗日的斗争中,她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1936年9月,她服从组织安排,调到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秘书处工作。不久,经冯仲云同志介绍,她和时任北满省委委员、宣传部长张兰生结成伉俪。

  张兰生英俊潇洒,1928年参加革命,从一名电车司机成长为我党的得力干将,他一直同赵一曼、李兆麟、赵尚志、冯仲云在东北开展群众性的抗联工作,曾任北满省委临时书记。他欣赏李英根多才多艺,品德高尚,肯吃苦不畏艰难,而李英根更仰慕张兰生英勇作战、足智多谋、儒雅俊逸的大将风度。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共进,互相鼓励。张兰生之前在老家有个发妻,自1934年后就失去了联系,音讯皆无,这些,张兰生在婚前和组织以及李英根一一说明。战争时期的特殊状况,脑袋是别在裤腰上的,随时有掉下来的可能,这些情况,组织理解,李英根更理解。可是,命运再一次捉弄了李英根。结婚不到四年,1940年9月,调到后勤被服厂工作的李英根在深山里为张兰生生下一个儿子,却不知,两个月以前,也就是7月份,张兰生书记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没见到。12月末,冯仲云同志和战友们在大山里找到了张兰生烈士的遗骸,给他的孩子起了名字叫包武雄(张兰生参加革命前的名字叫包巨魁)。

  更悲惨的是,那年冬月,大雪封山,李英根怀抱着不到3个月的孩子被日本鬼子抓进了监狱,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咬住一句话:“我是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妇女,我的任务就是做衣服,什么也不知道!”受尽折磨的李英根在1943年患上了伤寒,气若游丝中,被监狱甩包袱一样扔到了大街上,在她身上的已经3岁的包武雄已经哭得都快没气了,因为从小和母亲的监狱生活,包武雄被称为“东北的小萝卜头”。

  好心的一个旅店老板救了他们,慢慢身体恢复过来的李英根才知道,丈夫四年前就牺牲了,此刻,她已经欲哭无泪。

  小的时候包武雄总缠着问妈妈,在监狱里都受到哪些折磨?每每问道,妈妈只是流泪,不肯说。等他长大了,妈妈才告诉他,在监狱里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跪铡刀、晒烈日……坚强的妈妈每次受刑的时候都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她心里抱定了两个信念:绝不出卖组织;要给包家把后代保住。

  六十年代,通过组织,李英根妈妈找到了张兰生烈士的发妻,在哈市居住的张秀春,得知,张秀春是呼兰大家闺秀,嫁给张兰生后生有一子两女。

  张秀春是个温柔、知书达理识大体的女人,在她和张兰生在哈尔滨生活期间,赵一曼经常到他们家,和张兰生商讨如何工作,每到这时,她就站在门外为他们放哨。张兰生离开家是1934年的夏天,那天,听到线索的日伪当局堵到她家等待抓捕张兰生,当张兰生打开房门时,张秀春大声喊道:“老张啊,你是不是要找房子?要找房子你就到后院去吧!”张兰生心领神会,转身就往后院中,中途回首看了妻子一眼,从此,天涯两茫茫,再相见已是黄泉之下。

  那天,李英根妈妈带着包武雄,叩开了张家的大门,早已得到消息的秀春大妈急忙迎了出来,儿子和女儿紧随其后,两个女人见面没说几句话就拥抱着哭了,李英根把包武雄推到秀春大妈跟前说:我把包家的后代给送回来了。话音未落,全家人又哭成一团。从此,张(包)家有了秀春大妈和英根二妈,包武雄在哈尔滨有了家,大妈对他视如己出,这是后话(关于包武雄,我曾写有文章《东北的小萝卜头》,里面有详细叙述)。

  李英根妈妈的第三次婚姻完全是生活所迫。她和儿子小萝卜头出狱不久,远在延寿的父母听说她还活着,悲喜交加,立刻派人把她们母女接回家中,这一次,严厉的父亲怕她逃走,不仅派人严加看管,而且为了把她“拴住”,到处张罗给她找婆家。怕孩子受气,李英根拒绝的许多大户有钱人家的提亲,终于,看到白发苍苍的双亲,想到再也见不到的丈夫,联系不上的组织,她屈服了,嫁给了本家扛活的长工赵占东。

  赵占东没文化,家境清贫,带着她们母子在延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生活,柴米油盐淹没了李英根妈妈的泪水,她又陆续生了三个孩子,小萝卜头过着衣不遮体的日子,有段时间家里揭不开锅,没钱供他念书了,还是赵占东的弟弟来串门,看不下去,把他接到了自己身边,他才得以念完小学。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穷山僻壤阻断了李英根妈妈和外界的联系,她默默地在小山村里度日,没有人知道她曾经的辉煌经历,她风餐露宿、抗联救国的英雄壮举,直到六十年代,她曾经的老战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副主席崔庸健来中国访问,点名要见她,“哪怕在火车上见一面也行”。县里寻着线索才找到她,但那几天大雨滂沱,通向外面的道路泥泞崎岖,无法通车,终究,崔庸健带着遗憾离开了中国,而李英根妈妈呢,她的心情一定也是百感交集,她在浴火中并肩战斗的、胜于手足般的兄弟,就这么隔着千山万水不能相见!那几天,她一定是含着眼泪眺望着远方,心里默默地念着战友的名字,一定会想起许多悲壮的往事……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朝鲜国家领袖崔庸健

  三,命运多舛的政治生涯

  李英根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就加入了中国*********。从此后,她以一个*********员的标准走向战场。

  1928-1940年,她和战友们在东北战场出生入死地和敌人周旋,她做过教员、文书、工人……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直到1940年被捕入狱。

  1940-1944年,她在铁力、佳木斯等日伪监狱受尽折磨,后来因为患了“伤寒”病被丢弃在大街上。之后,和组织断了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冯仲云同志找到她们母子,亲自证实:李英根同志是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张兰生的妻子,1940年被俘,并有一遗腹子,其子给予抚养,按烈士子女对待。这时,小萝卜头包武雄才由政府抚养,得以进入中学。

  那个时候,李英根的脸上才有了笑容,经常给孩子们讲抗战的故事。

  没想到十年浩劫,因为被日伪监狱关押过,李英根被戴上了叛徒的帽子,不仅送到学习班学习,还停发了仅有的生活费用,儿子包武雄也被从机关下放到基层改造。

  李英根妈妈在这段时间,承受着被误解的痛苦,但她胸襟宽阔,虚怀若谷,一边向组织实事求是地申述自己的情况,一边对党和政府充满了信任,她没对孩子们抱怨过一句。

  但,李英根妈妈明显地憔悴了,她那本来在监狱里落下的慢性病在一点点侵蚀她的身体,1976年5月2日,终因身体不支,她在延寿县玉河乡永胜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986年8月,在她的战友和学生李敏、陈雷的四方呼吁下,经过调查,延寿县组织部恢复了她“抗联老战士”的政治身份。

  平反那一天,家里人来到她的碑前,包武雄跪在坟前,含着眼泪告诉她:妈妈,党和政府还给了您公道。说完,全家人抱成一团,放声大哭。

  李英根妈妈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她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事业,从她入党的那天起,她就把个人安危、个人利益抛在了身后,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热血。

  写李英根妈妈事迹,我几次热泪充盈,写不下去,只好放下笔。她就像一株金达莱,充满了柔性和凄美,守护着自己美丽和高洁,她的风骨永不凋谢。

  老人家战争时期毅然决然离开富裕的地主家庭,投身到抗日战争的烈火中,生命随时面临危险,她毫无怨言;和平年代,她在小山村里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她的孩子都快念不起书了,她的战友位居高官,她若是和他们提出一点点额外的要求,生活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但她没有这么做,她毫无怨言;十年动乱,蒙辱受冤,连生活费都被停发,她毫无怨言,她坚信党会还她清白……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只是,老人家去世的时候还戴着“叛徒”的帽子,我们不只欠她一个道歉,我们还欠她一个人格的尊重,欠她一个难以偿还的精神债务。

  时下整个社会都在弘扬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有篇文章说得好,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是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缔造出来的,它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在覆盖着国旗的烈士的纪念碑里、在阅兵式上白发苍苍老兵敬礼的双手上、在大国脊梁隐姓埋名的奉献里、在科技前沿的“天眼”里、在高山茫茫的哨所里、在中华儿女的拼搏自尊的汗水里……

  中国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泯灭。

  若是有什么《国家精神造就奖》,她和她的战友们当之无愧。让那些无知的官员和无畏的受领者走远些吧,德不配位必将自毁,别再亵渎我中华民族的“精神”。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这是美丽的老妈妈一生唯一的一张照片。是在五十年代,时任水利部副部长冯仲云到延寿县视察工作,见到了李英根时拍下的照片。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抗联老战士李敏主席在张兰生烈士墓前和他子女合影

  附:李英根妈妈参加革命的社会关系一览表

人物丨她曾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的恩师

  参考书籍:

  1、李敏《风雪征程》

  2、乔桦《怀念是一指流沙》

  3、刘颖《东北抗联女兵》

  4、康俊峰《留得清白在人间》

文章来源:大话哈尔滨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