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渤海所:桑梓千年溯靺鞨

发布日期:2018-06-28

 

  古衙门口石狮子

 

  渤海所村远眺

 

  村口牌楼

  

  秋高气爽时节,驱车来到怀柔第一大村渤海所。此村虽为山区,但地形位于盆地,四面山围,连绵不断;中部开阔,地平如砥。村前有渤泉河与怀沙河缓缓交汇,放眼望去,青山绿水,蔚为壮观。

  靺鞨人迁居之地

  渤海所村,距怀柔城区25公里,现有1300户,3800余口人,为怀柔第一大村。《怀柔地名志》引《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周圣历元年(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今吉林、辽宁一带建渤海国。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内迁至今怀柔、顺义一带,这一部分靺鞨人亦称渤海人,故把驻地亦称渤海。”由此算来,渤海所成村距今已有1292年,为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

  史料记载,渤海国是我国唐朝时期,北方古老的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立,自号震国。七年后(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成为唐廷藩臣,从此震国改称渤海国。都城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公元926年被契丹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效法唐朝封建文明,依靠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华大统一的历史涵量。鼎盛时,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

  渤海居民以靺鞨人最多,还有汉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韦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为主,他们的祖先因生活于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唐建中二年(781年),幽州节度使朱滔联合其他重镇节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师,灭燕州,城内建筑毁于火焚。渤海国靺鞨人后裔为躲避战乱辗转迁移至怀柔怀沙河谷,他们见眼前一片草木茂盛的开阔盆地,与祖居之地极为相似,便决定落脚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因这部分人原籍属渤海国,又因战乱流离失所,不免对故土产生思念之感。为抒发这种思乡之情,让后代牢记自己的故国和部落,他们便称自己为渤海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取名为“渤海”。

  日出日落,千年风雨变迁,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靺鞨人后裔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产业,佛教广泛传播,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他们的生活习俗、起居行止、饮食服饰以及在丧葬喜庆、文化娱乐等许多方面,同中原汉族逐渐接近并趋向一致。唯有他们的独特口音和方言,与怀柔其他地区的口音明显不同。说话的音调带弯儿,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拉长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活化石般佐证着这段历史。

  戍守长城的重镇

  元代,渤海始设千户所,这里的村落已有一定规模。明朝弘治年间(1503年左右),随着明十三陵部分陵园的建立和附近长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开始修建渤海城,布防了千余人的军队,统管居庸关以东、慕田峪以西的长城隘口,担负起了内护皇陵、外防敌寇的重任。《顺天府志》记载:“渤海守御千户所,在昌平州东北百里。弘治中增置,以为山陵北面之备。万历初,移至于慕田峪关,四年,复还旧治。”

  什么是“所”?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明建国后实行卫所兵制。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兵数大抵以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由此渤海正式定名“渤海所”,明朝以后,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几年前,我曾去过渤海所村委会,那里曾是当年千户所参将指挥署衙门。衙门的石碑仍在,一对石狮子被保存在院内,有一人多高。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崇国告诉我,这对狮子比怀柔县衙门的那对高大,因为这里的官儿大。后来我查了《明代职官列表》,果然参将为正三品,位于总兵或副总兵之下,在都司与游击之上。千户为正五品,知县一般为正七品,相差好几级。

  村里老人介绍,渤海古城分两次修筑。第一次明弘治年间,城墙为有坡度的瓣石砌成;第二次是明嘉靖年间,在老墙外以长方块石和城砖砌成固若金汤的城池。城墙上宽1丈,有垛口,有5尺宽走道。设有3道城门,东西南主城门洞宽、高各1丈5尺,西、南两门各有瓮城和外城门。东门外门匾额为“天山东府”;南门外门匾额为“黄花路”,内门匾额为“渤海城”;西门外门匾额为“拱护陵京”,内门匾额为“永固门”。城内有十字街,分别通往各城门。街旁生长着18株古槐,枝繁叶茂,与古城相伴。

  渤海古城曾流传着“刀把儿城”的传说。据说这座城修造得形状特殊,它的东北角上多出了一段长20米的城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刀把儿城”。为啥叫“刀把儿城”?传说明朝弘治年间修城时,因开支消费太大,官府便去各处捐敛、借贷钱财。听说村南大店子住着一户蔡姓官宦人家,人丁兴旺,家里有钱,便派差役前去借钱。不料蔡家虽然富贵,却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分文不拿。为此,有高人想出了修造“刀把儿城”的主意。意思是整个城就像一把菜刀,刀口正对着蔡家的方向,取“刀切菜(蔡)”的克制之意。当然结果是蔡家最后被这把“刀”切得家境败落。

  著名的板栗之乡

  昔日的渤海古城,今天的板栗之乡。

  怀柔板栗在燕山地区极负盛名,渤海所是怀柔板栗的主产区。这里“微酸性”的土壤正好适合板栗生长的需要,硅酸元素经栗果吸收后使内皮腊质含量增加,所以炒熟后内果皮易剥离,口感好。漫山板栗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戍守长城的将士,因为板栗营养丰富、耐储存、方便携带,正好作为军队的“干粮”,解决粮食问题。此外,明代十三陵除崇祯帝的思陵外,其余十二陵每陵都有一个榛厂。榛厂的任务是为各陵提供祭祀用的榛子、栗子、核桃等干果产品。明代12个榛厂有5个设在今怀柔境内。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两个陵的榛厂都设在渤海所。可见渤海所的板栗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

  今天的渤海所板栗种植的规模又有了新的发展,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板栗园,除了那些原有的古栗树外,还大量嫁接了新品种,密植栽培,保障了果品质量和产量。有人还在林下种植栗蘑。林下栗蘑棚里,生长出的栗蘑比普通脸盆还要大。栗蘑一直是燕山板栗产区的山珍美味。由于这种蘑菇一般每年只在7、8月份的雨季,生长在一些老栗树的根部,产量低,所以当地人一直把栗蘑视为蘑菇中的“珍品”。而用科学的办法研制菌种,制作菌棒,将枯干废弃的栗树枝杈做成“培养基”,人工生产栗蘑,解决了栗蘑栽培的难题。

  在村里的加工厂,参观板栗食品深加工,再在长城脚下的餐厅里品尝“板栗焖肉”、肉炒栗蘑,回味一座古镇的历史,个中滋味,令人荡气回肠。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