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达斡尔族两次规模移民

发布日期:2016-08-17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颈力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曲棍球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驮背

 

  达斡尔族民间习俗—祭拜“塔尔特庙”

  明朝末年,女真族在东北地区迅速崛起。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族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包括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的统一,建立后金政权。明毅宗十年(1636年),皇太极建立大清朝。

  清军入关前,游猎在精奇里江、牛满江流域的“索伦本部”(也称“索伦部”,鄂温克人三支中人数最多的一只)逐渐强大,形成部落联盟,不向后金政权纳贡,对后金“不恭顺”。后金政权于崇祯年间三次发动对“索伦本部”的征服战争,共招抚和俘获“索伦人”1.45万人。这部分人分别被发落到沈阳、锦州等地为役,部分充军为清军兵丁。其中,第二次征服战争中被俘获的“索伦人”被流放到齐齐哈尔、昂昂溪等地。流放到嫩江流域的这部分“索伦”即鄂温克人被编为8个“牛录”,被称为“牛录索伦”,后统一被迁至大兴安岭东麓,被称为“雅鲁千”(住在雅鲁河的人们)。

  清顺治年间(1644— 1661年),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上游的达斡尔族、“索伦”(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奋起反抗,进行了长期、顽强的反侵略斗争。刚刚建立大清王朝的清朝政府忙于平定关内反叛势力和国家治理,无暇顾及几千里之外的边境防务,便采取了消极的居民内迁政策,将黑龙江流域上游达斡尔、“索伦”、鄂伦春各族人迁到大兴安岭东麓嫩江流域广大地区,与先期流放的“索伦人”融合在一起。这部分少数民族共同在嫩江流域狩猎、捕鱼、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被清政府称为“布特哈打牲人”,将这些部落统称为“布特哈打牲部”(“布特哈”,满语“打牲、渔猎”之意),由中央理藩院(中央政府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管理。为使“布特哈打牲部”适应清政府的管理和需要,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废除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中的氏族制度,按清八旗制度为其编“佐”(汉译为“参领”),平时出猎纳贡,战时出战,进行统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加强对这部分少数民族的管理和便于纳贡,在“打牲部落”之下、“佐”之上,按民族和居住地设立“扎兰”(汉译为“参领”,清初军政合一基层组织)、“阿巴”(汉译为“围猎场”,清初军政合一基层组织),嫩江下游的达斡尔人被编为都博浅、莫尔登、讷莫尔3个“扎兰”。达斡尔人主要居住在讷河、诺敏河、格尼河、阿伦河、雅鲁河等地,按氏族姓氏分村落聚居。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在大兴安岭东麓嫩江西岸后宜卧奇屯(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5公里)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设副都统衔总管进行统辖,直属中央理藩院。

  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在布特哈地区原有的3个“扎兰”、5个“阿巴”的基础上,按满族八旗兵制,组建布特哈八旗(也称“打牲八旗”)并规定了各旗旗色。主要分布于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包括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的达斡尔族都博浅“扎兰”被编为镶黄旗;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区的达斡尔莫尔登“扎兰”被编为正黄旗;主要分布于今黑龙江省讷河市、德都县的讷莫尔“扎兰”的达斡尔族被编为正白旗。达斡尔族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三旗为上三旗。雍正10年(1732年)5月15日,为防止沙俄入侵,加强呼伦贝尔地区边境的防务,黑龙江将军卓尔海奏请朝廷获准,清政府从大兴安岭东麓布特哈八旗中抽调“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蒙古族兵丁以及老弱余丁共3 796人迁驻呼伦贝尔草原,其达斡尔族730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裁撤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路和西路两路“布特哈”,各设总管一员统辖。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仍设在副都统衙门旧址博尔多,管辖嫩江以东地区;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移设在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原总管衙门处,管辖嫩江以西、大兴安岭以东地区,3个“扎兰”的达斡尔人归属西路布特哈管辖,东、西两路布特哈均归黑龙江龙江道所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北地区后,伪满洲国在达斡尔人聚居的嫩江下游建立莫力达瓦旗,受辖于兴安东省。这一时期,随着军阀混战,战事频仍,时局混乱,达斡尔人狩猎区域不断缩小,日伪当局不允许开垦荒地,限制狩猎,达斡尔人生活非常艰难,每况愈下。为躲避战乱和开垦土地谋生,齐齐哈尔地区部分达斡尔人离开故居地,零散流入兴安东省所辖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喜扎嘎尔旗、索伦旗等地。

  第一次达斡尔族

  向呼伦贝尔地区移民高潮

  第一次达斡尔族向呼伦贝尔地区移民高潮出现在1935—1940年间。为增加地区人口,将分散的达斡尔人集中,开垦土地,改善生活,同时更是为了开荒种地、为日本侵略军提供粮食等农产品,伪兴安东省和布特哈旗等各地日伪政权开始成立移民机构,有计划地组织达斡尔族移民。日伪政权派出官员到嫩江下游流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龙江、讷河、甘南、扎赉特旗等地招募达斡尔族移民,并许诺每户移民给18元路费,移民后给予生活补贴,可以自由开垦土地,不交出荷粮,不当国兵。为谋生计,生活陷入内焦外困、分散于嫩江下游各地的达斡尔人,开始大规模向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的布特哈旗、阿荣旗、索伦旗移民。这部分达斡尔族移民携家带口、翻山越岭,背井离乡,离开故居家园,纷纷来到兴安东省音河、雅鲁河、济沁河流域今扎兰屯市、阿荣旗境内,总人数多达12 000人。在兴安东省公署、布特哈旗公署的安排下,达斡尔族移民在音河西岸今达斡尔民族乡定居,建立26处定居点,先后建立1~16村屯(后合并为6个村);在济沁河流域今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一带建立16处定居点、后建立萨马街、洼堤两个村屯;在音河东岸今阿荣旗境内建立22处定居点,后建立音河达斡尔鄂温克努图克(后改建为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在布特哈旗阿木牛河东岸建立阿木牛嘎查(今鄂伦春民族乡阿木牛村)。其中,达斡尔族移民大部分定居于音河西岸并先后建立16个达斡尔聚居村,由于达斡尔族移民大部分来自齐齐哈尔城,因此,伪兴安东省、伪布特哈旗公署在这一地区建立齐齐哈尔努图克(后改建为达斡尔民族乡)。此外,还有部分达斡尔族移民在布特哈旗卧牛河努图克(今卧牛河镇)、尖山子努图克(今大河湾镇尖山子村一带)、乌兰努图克沙里沟嘎查(今团结办事处沙里沟村)定居。布特哈旗达斡尔族移民总人口918户,3 752人,多数为达斡尔族,有少量汉族、鄂温克族。

  移民到布特哈旗、阿荣旗的达斡尔族移民,由于日伪当局并没有实现承诺,基本没有给予生活补贴或补贴极少,达斡尔族移民住在地窨子(一种半地下简易巢穴仅可避风避雨)、马架子(简易房屋)。虽然日伪当局允许开荒种地,几户配给一头弱牛和简单生产工具,一个村配给几台马拉犁,但移民来的达斡尔人既没有钱购买开荒工具和农机具,更没有开荒资金,缺衣少穿,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甚至出现沿街乞讨、携儿带女涌进扎兰屯街进城到兴安东省红十字会、扎兰屯街万善会举办的粥场喝粥现象。但由于他们耕种国有土地,使用了配给的简易农具,日伪当局照样对达斡尔族移民征收出荷粮(公粮)、出劳工、甚至被抓劳工。由于达斡尔族移民生活过于艰难,加之以“克山病”为主的地方病严重流行,达斡尔族移民大批死亡。因此,几年后,达斡尔族移民开始大批返回原籍齐齐哈尔地区,有的达斡尔族聚居村人口几乎走空,成为空巢村。1949年初,布特哈旗政府将原16个村合并为6个村即二村、联合村、六村、中心村、团结村、一心屯村(时称“爱里”)。

  1938年,海拉尔地区西屯被划为日本关东军军事用地,日本当局强行将居住在这里的达斡尔人全部迁往海拉尔南部南屯(今巴彦托海镇)。1943年和1945年,由于土地和房屋被日本开拓团强行侵占,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霍尔莫勒津屯的140户约500人被迫迁往兴安东省巴彦县北部山区。黑龙江省德都县、嫩江县、讷河县的达斡尔人也被迫迁往巴彦县。这几次达斡尔人被迫迁徙,虽然不是整体移民,但迁徙人口呈一定规模。

  第二次达斡尔族大规模移民

  出现在日伪统治时期

  第二次达斡尔族大规模移民出现在日伪统治时期的1944年,直到新中国建立前的1948年。日伪统治时期中后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龙江、碾子山、扎赉特旗及布特哈旗等地部分达斡尔族上层人物积极推行达斡尔族移民。由于有第一次移民失败的教训,日伪当局不赞成再次移民,达斡尔族移民没有形成规模。

  1946年后,以减租减息、分配土地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部分家资殷实的达斡尔族上层人物担心自己和家庭被分被斗,而根据国家政策,大兴安岭北麓牧区、林区不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也不划分阶级成分,农区布特哈旗、阿荣旗刚刚开展的是“和平土改”,加之达斡尔族人民生活仍在水深火热中熬煎,居住分散,文化落后。因此,巴彦旗旗长鄂范五、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纳文慕仁盟扎兰屯支会主任鄂朗海、支会干部鄂月英、龙江县副县长鄂嫩等达斡尔族上层人物酝酿并积极推行齐齐哈尔周围达斡尔族农民向呼伦贝尔地区大规模移民。由于有第一次移民失败的教训,又由于达斡尔族移民事关民族政策,刚刚建立的兴安省政府、纳文慕仁盟政府等民族民主政权以及中共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中共嫩江省委等党的领导机构对达斡尔族移民非常慎重,多次举行民主协商会,听取各方对达斡尔族移民的想法和态度。1946年8月,中共嫩江省委在富拉尔基召开移民工作会议,根据大多数同意移民的意见,考虑到移民可以使达斡尔族人口相对集中,可以保留民族语言,可以保留民族风俗习惯,可以统一兴办民族学校,方便儿童统一入学,嫩江省委同意进行达斡尔族移民,同时派人到海拉尔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听取移民到牙克石街的意见和态度。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同意移民,并提出不能开垦草原、移民口粮自行解决两条意见。经商定,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移民到土地肥沃的牙克石街和扎罗木得可开垦地区移民。9月,成立齐齐哈尔地区移民工作委员会,推举内蒙古自卫军骑兵5师师长鄂嫩日图为主任委员,同时推举鄂嫩日图、内蒙古自治军骑兵5师42团政委德文斌二人到纳文慕仁盟所在地扎兰屯街听取移民意见并争取支持。纳文慕仁盟支持达斡尔族移民,并答应尽力争取做到财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援。后请示兴安省政府,得到支持和帮助,但提出移民总户数以200户为原则。1946年10月,纳文慕仁盟移民工作委员会在扎兰屯成立,盟长额尔登(金耀洲)亲自担任主任委员,鄂嫩日图为副主任委员。11月,兴安省移民工作委员会也在扎兰屯成立,兴安省政府参议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副主任博彦满都为主任,纳文慕仁盟盟长额尔登、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主席额尔钦巴图为副主任。而嫩江省政府对达斡尔族移民态度明确表示不支持达斡尔族移民,政府主席于毅夫召见齐齐哈尔移民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之一阿木古朗,明确表示不同意建立齐齐哈尔移民工作委员会,并张贴布告,不准任何人进行达斡尔族人口移民。这一消息在主张移民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应,要求政府不要干预民族内部移民事务。

  自此,达斡尔族移民形成两派不同意见。坚决主张移民的齐齐哈尔移民委员会主任、嫩江省蒙政厅科长任阿木古郎、布特哈旗自治运动联合会扎兰屯支会责任人鄂朗海等人往来于纳文慕仁盟政府、兴安省政府、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之间,极力推行达斡尔族移民。在苏联驻哈尔滨领事、中共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的共同协调下,最终,根据广大达斡尔族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各级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嫩江下游齐齐哈尔一带达斡尔族群众向大兴安岭东麓纳文慕仁盟即布特哈旗、大兴安岭北麓牙克石街一带移民。

  1947年1月,纳文慕仁盟在扎兰屯建立移民局,具体领导和指挥移民活动。移民局领导先后踏查即将移民的牙克石街、免渡河、库都尔、乌尔旗汗等地,确定牙克石街郊区8公里处为移民点;会见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主席额尔钦巴图,落实了移民地点、建立基层政权、移民春夏季节种植粮食、农闲采伐木材、调拨部分农机具、新巴尔虎旗无偿支援役牛1 000头、三和地区无偿调拨种子等事宜。向兴安省请示后,得到达斡尔族群众自愿移民不得强迫;嫩江省、兴安省共同组成调查登记小组对愿意移民的达斡尔族群众登记;移民户数不得超过200户的决定。3月,移民局向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乌兰夫、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主任哈丰阿汇报达斡尔族移民准备情况,落实了第一批移民200户、经费由兴安省政府筹措解决、交通运输由西满铁路局无偿支援、口粮在乌兰浩特购买等事项。事后,移民局派出专门人员到牙克石街落实建点具体事宜。

  第二次达斡尔人大规模移民自1947年4月开始。在纳文慕仁盟政府、呼伦贝尔地方临时自治政府主持下,大批移民工作组到达斡尔人集中的齐齐哈尔及其周围地区协助移民。4月中旬,第一批主要来自龙江县、龙东县、富裕县、齐齐哈尔、甘南县、讷河县等地达斡尔人195户近500人达斡尔族移民乘火车专列到达扎兰屯车站,前5节客车车厢坐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达斡尔族移民群众,后几节火车装满了牛、马等大牲畜、鸡鸭鹅狗及大小农具、生活用品。5月12日,195户近500人达斡尔族移民到达牙克石街。根据安置计划,达斡尔族移民被安置在兴安北省索伦旗所辖牙克石街郊区五道桥以东、以北三个安置点,在8公里建立八公里屯,在公路北侧建立思勒屯,在思勒屯西南建立布鲁扈木屯,并建立扎敦苏木(乡)。少量富裕户被安置在条件较好的牙克石街定居,由于家资殷实,一般都有钱购买住房,有钱购买粮食和蔬菜,同样也得到配给的粮食。

  为解决住房越冬,计划修建150间简易住房,设计为平顶草坯子墙,里外糊泥,两明两暗,南北大炕,窗户糊窗户纸,2户一院,院前后留有菜地,完全是东北民居样式。第一年仅完成修建房屋60间,由于事先并没有进行地质勘探,土井不出水,附近没有水源,只好在几里地之外拉水。由于牙克石街地处大兴安岭北坡,气候寒冷,这样的房屋无法越冬,搬进住房的移民同样在低温中瑟瑟发抖,勉强越冬。由于都是移民户,根本没有住房,一时没有解决住房的移民,住的都是马架房和简易房,缺少取暖烧柴,越冬非常困难,生活陷入极其困难之中。开始时,每人每天发放2市斤玉米或小米,后减为1市斤,后又发放豆饼抵顶粮食,勉强度过移民第一年。由于移民没有钱买蔬菜,只好捡拾苏联侨民丢弃的白菜帮、大萝卜及卜留克咸菜维持生活。

  由于大兴安岭北麓气候寒冷,不利于粮食生产,也不利于种植蔬菜。移民前只考虑这里土质肥厚,可耕土地面积大,并没有考虑到气候寒冷和其他难题。结果,虽然政府帮助解决了种子和部分农具,但由于早霜和低温,春天种的粮食竟颗粒无收,连种子都没有收回。身在林区,本来可以采伐林木,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解决烧柴,但达斡尔人根本不会采伐作业,林业部门也不批森林采伐指标,无法进行林业采伐作业。

  1947年7—8月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已经全面开展。10月,中共嫩江省委和呼伦贝尔盟工委派出联合土地改革工作组,进驻扎敦苏木,在达斡尔族移民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当中,共有22户地主、富农遭到批斗,其中9人被杀或批斗致死,大约五六户地主富农户被原籍土地改革工作队遣返接受当地批斗或镇压。

  1948年春天,由于无法生存,加之地方病严重流行,造成人口大批死亡,达斡尔族移民开始陆续返回原籍即原居住地“江省”(当地人对齐齐哈尔的称呼,因清政府设置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省省会而得名)。至1949年末,布鲁扈木屯达斡尔族移民屯已经搬空,八公里屯几乎无人居住(后在此建立八号国营牧场)。部分富裕户为躲避土地改革,逃到海拉尔、满洲里、红花尔基、三河等地躲藏。1956年合作化期间,仅剩的30几户达斡尔族移民迁入牙克石街内,建立前进生产大队,以出卖劳力、打短工、采伐木材、短途运输维持生活。

  自此,喧闹一时、成为一段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达斡尔族大规模移民告一段落。

文章来源:呼伦贝尔新闻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