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布特哈:留在扎兰屯历史上的烙印

发布日期:2016-08-15

  扎兰屯市的前身为设立于1932年的布特哈旗,关于扎兰屯市和布特哈旗地名的由来,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清初以来,最早在扎兰屯地区定居的是何民族?他们又有哪些非同寻常的经历?

  布特哈:(满语意为“打牲、渔猎”),是清朝初期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之一,为我国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人的主要集居地,其辖境纵横千余里,包括现在黑龙江省的讷河、甘南、克山、克东、德都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布特哈旗)等地。

  鄂温克、鄂伦春人的新家园

  1640年,清朝统治者征服居住在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和黑龙江中、上游一带的索伦部?熏把2304名鄂温克人安置到今齐齐哈尔附近的昂昂溪、古龙沙漠一带,分编为8个牛录,并授予鄂温克首领为“牛录章京”进行管理。1644年(清顺治元年),鄂温克人为了便于狩猎生产,逐渐沿嫩江支流雅鲁河向大兴安岭迁徙。雅鲁河中上游山清水秀,林茂草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宝地。绝大部分鄂温克人在雅鲁河畔落村居住。也有一部分氏族到音河、济沁河沿岸山林地带游猎。

  此时,由于沙俄入侵黑龙江以北领土,经清政府同意,1652年(清顺治九年)前后,又有大批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和达斡尔人一起南迁,陆续从黑龙江中上游的北岸和外兴安岭迁居到嫩江流域一带。第二次南迁的鄂温克人有4900多人。达斡尔人在讷莫尔河、嫩江两岸平原地带分别落村。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迁居到嫩江流域后,按照分族落村和异姓不混杂的习俗,除少部分定居于平原河谷地带外,绝大部分依山依林而居,即在诺敏河、格尼河、阿伦河、音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等嫩江支流一带游猎生活。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把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编为5个“阿巴”(围猎场),即诺敏河一带为阿尔拉阿巴,阿伦河一带为涂格敦阿巴,雅鲁河一带为雅鲁阿巴,济沁河一带为济沁阿巴,绰尔河一带为托信阿巴。把农耕为生的达斡尔人编为3个“扎兰”,即讷莫尔扎兰、都伯浅扎兰、莫日登扎兰。“扎兰”,即甲喇

  的译音,甲喇为八旗的第二级组织,清代八旗规制,5牛录(佐)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旗)。管甲喇者为甲喇章京,即“扎兰章京”,汉名称为参领,清代八旗职官之一,秩从三品。这5个阿巴、3个扎兰统称为“布特哈打牲部”,直属清政府理藩院管辖。1686年 康熙二十五年,清廷派扎兰章京在扎兰屯驻守,并设立扎兰章京衙门。1689年 ?穴康熙二十八年?雪,设布特哈总管衙门进行管辖,总管衙门驻嫩江西岸的宜卧奇(今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境内)。

  1731年雍正九年,清廷将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编为布特哈八旗。其中阿尔拉阿巴编为正红旗,鄂温克17佐、鄂伦春3佐;涂克敦阿巴为镶白旗,鄂温克6佐、鄂伦春1佐;雅鲁阿巴为镶红旗,鄂温克7佐;济沁阿巴为正蓝旗,鄂温克4佐、鄂伦春1佐;托信阿巴为镶蓝旗,鄂温克4佐、鄂伦春1佐。其中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主要在今扎兰屯市境内。镶红旗由副总管程格、副总管兼佐领图倭木青管辖,驻地扎兰屯;正蓝旗由副总管达巴图、尼者勒黑管辖,驻地卓勒吉堪屯(即朱家坎,今龙江县城);镶蓝旗由副总管沙尔胡利、倭绰尔管辖,驻地尼古占聂勒(今库堤河村)。

  1894年(光绪二十年),布特哈总管衙门改为副都统衙门,驻地迁至讷莫尔河北岸博尔多站(今讷河市)。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裁撤,以嫩江为界分为东西布特哈,各设总管以统之。

  布特哈八旗对于清廷承担着贡貂皮和服兵役两大义务。“布特哈,无问官兵散户,身足五尺者,?穴每年?雪交纳貂皮一张,定制也”。布特哈官兵除担负贡貂差役外,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参加马步枪箭较射等军事操练,每五年举行一次大型军事演习。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被纳入“布特哈八旗”,从分散游猎的部落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强了本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对于祖国统一、边疆的巩固和民族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远赴他乡的布特哈人

  编入八旗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官兵,必须参加巡逻边境、驻守国境线卡伦和驿站传达的任务,在捍卫祖国北部边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鄂温克、鄂伦春族将士骁勇善战,清朝统治者频繁调他们往各地作战。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编入八旗后,清廷曾多次抽调其驻防黑

  龙江各地,甚至远至新疆。而自康熙年间以来至光绪的200年中,鄂温克、鄂伦春族官兵曾被几十次征调参加军事行动,其中有抗侵略战争,有平息地方暴乱和叛乱的行动,也有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维护了祖国完整统一,反击了外来侵略干涉。

  辉河、伊敏河流域的鄂温克、鄂伦春人来自布特哈地区,原来在雅鲁河、音河一带游猎。清雍正年间,迁至今鄂温克旗境内。1732年(雍正十年),在布特哈调至呼伦贝尔的3000名壮丁中,鄂温克族有1636名,加上家眷,共2206人。还有鄂伦春族359人。这3000名壮丁编为50佐,分辖左、右两翼八旗,每翼各设1员总管。左翼四旗在与俄罗斯交界处游牧,右翼四旗沿喀勒喀河一带游牧。

  乾隆年间,新疆重归统一,伊犁需要派兵驻守。因此,清政府在考虑调遣携眷锡伯、察哈尔和额鲁特蒙古、满洲官兵的同时,又准备自黑龙江抽调一部分鄂温克官兵携眷迁驻伊犁。经过几次廷议,最后决定自布特哈鄂温克和达斡尔中拣选青壮年1000名作为兵丁携眷迁往伊犁。黑龙江将军接到上谕及军机处咨文后,通过做充分的思想工作,最后确定自布特哈鄂温克、达斡尔中各挑选500名青壮年兵丁,由1名总管、1名副总管、10名佐领、10名骁骑校负责带队管理。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500名鄂温克兵连同家眷921人,由嫩江流域布特哈起程,于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历经9个月长途跋涉,抵达伊犁驻防。

  索伦营分左、右两翼,左翼四旗为鄂温克族,在霍尔果斯河以西游牧;右翼四旗为达斡尔族,在霍尔果斯河东部或游牧或耕种。营设领队大臣1员,驻惠远城。索伦营作为伊犁驻兵中较重要部分,在平内御外斗争中曾作出了很大的民族牺牲,为保卫和建设西北边疆做出了历史贡献。

  1820—1828年,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发生了历时八年的武装叛乱,称“张格尔之乱”或“西四城叛乱”。1820年叛乱乍起,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派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领在喀什噶尔换防的鄂温克、锡伯等官兵平叛,杀叛匪50余人,活捉100余人,张格尔率200余匪徒逃脱国境。

  1824年张格尔纠集数百名叛匪,自阿赖岭入境,抢劫乌鲁克卡伦,又被鄂温克、锡伯等官兵击溃。1825年10

  月张格尔率军准备大举进犯喀什噶尔,鄂温克、锡伯等官兵前去堵截,后因帮办大臣用兵不当及纵杀平民,导致多人附逆助战,清军溃败。此役鄂温克和锡伯官兵阵亡35名。之后,张逆纠集了三四千人的叛军。同年底,清廷任命庆祥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调派鄂温克、锡伯、满、额鲁特、察哈尔营官兵各100名赴喀什噶尔进剿。

  1826年张格尔第三次作乱。庆祥指挥千余名鄂温克、锡伯等官兵平叛,9月底因敌强我弱,喀什噶尔城陷落,庆祥自杀殉国,数百名官兵牺牲,仅800名官兵成功突围。之后其它三城也相继陷落。在西四城陷落之前,清政府派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以署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军务,调各省官兵3.6万人,又增派鄂温克、锡伯、满等营官兵2000多人赴阿克苏。1826年9月底,伊犁派往阿克苏的官兵在阿克苏南面的浑巴什河与敌军交锋,清军歼敌1000多人,取得胜利。在以后一年多时间的平叛战役中,鄂温克、锡伯官兵更是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也有许多官兵献出生命。

  1830年浩罕挟持张格尔之兄玉素甫和卓入寇南疆。在伊犁援兵到来之前,伊犁将军急令喀什噶尔领队大臣额尔古伦率索伦、锡伯换防官兵弹压。同时又调动鄂温克、锡伯、满等营官兵数千人赴阿克苏。同年底,叛乱被平定。数10名鄂温克官兵在此次平叛中牺牲。

  1847年和1857年,南疆又分别发生“七和卓之乱”和“倭里罕之乱”。在这两次平叛中,索伦营和锡伯营官兵奋勇杀敌,不少官兵冲锋陷阵,不避血刃,英勇顽强,付出牺牲,荣立战功,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骁勇善战的布特哈英雄

  在清代频繁的战争中,“索伦悍将”保家卫国,参加了无数次反击外国入侵和民族分裂的战争,他们赤胆忠心、骁勇善战,成为了当时八旗军的中坚力量,屡立战功,其中涌现了许多赫赫有名的鄂温克英雄人物,博尔本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博尔本察,布特哈索伦人,鄂拉氏,隶正蓝旗。”布特哈正蓝旗位于今扎兰屯市济沁河流域。博尔本察从小习武,操练箭术,在清康熙末年经兵丁测量合格。由于聪明能干,武艺超群,雍正初年,提任为济沁阿巴(围猎场)操练兵丁侍卫。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为了守卫辽阔的东北边境地区,康熙提出了“驻兵永戌”的方针,并历代实行。1731年(雍正九年),清朝为固防编制了布特哈八旗,济沁阿巴编为正蓝旗,博尔本察由侍卫升任为佐领。

  1732年(雍正十年),朝庭从布特哈八旗抽调3000兵丁迁移至呼伦贝尔附近驻防,博尔本察、达巴哈二被提任为呼伦贝尔索伦左右两翼第一任总管,博尔本察掌管总管关防。二人带领戌边官兵西越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又深入伊敏河西岸与海拉尔河附近驻防,左右两翼分别设在胡吉日托海(今温克族自治旗南屯),哲布勒(西屯,今海拉尔西南飞机场)。1733年(雍正十一年)博尔本察奉命前往察罕敖拉卡伦驻防。乾隆初年,博尔本察因才华出众,治军有方,成绩显著,由总管直接被提升为都统。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朝廷急令“博尔本察带领索伦兵前往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听候调遣,着加授为内大臣”。是年,博尔本察又奉命领兵编入西路军,开往天山北路准噶尔部,在伊犁河南特克斯地区投入战斗,与阿睦尔撒交战,博尔本察率部势如破竹,克敌制胜。此战中,因博尔本察指挥得力,战功卓著,乾隆赐他画像于紫光阁,载入功臣史册,前50名功臣中列第20名。乾隆皇帝还赞曰:“矍铄清行,索伦巨擘。挽五石弓,尚能杀贼。如鸷之击,不留飞鸟。马援来归,残恩荣老。”

  博尔本察从带领官兵开拓呼伦贝尔,保卫边疆,到多次参加各种战役,英勇杀敌,后深入实地,体察民情,以他的英勇、大义以及仁和赢得人心,他是一位鄂温克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此外,还有一位布特哈鄂温克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据《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尼萨尔图,布特哈镶红旗索伦,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佐领从征伊犁,二十一年(1756年)九月,将军逵尔党阿檄令,宣谕哈萨克部,被害。”

  乾隆时的“摩凌阿”鄂伦春人阿穆勒塔,英勇善战,屡建功勋,因为“从征台湾、廓尔喀(今尼泊尔)皆有功”,后来“官至总管,加副都统衔”。

  扎兰屯境内布特哈人的后代

  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建后,雅鲁河沿岸人口

  日益增多,在近处已无野兽可猎,致使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狩猎生产成了问题。由朱勒其坎?穴朱家坎?雪至哈拉苏的17个村屯300多户鄂温克人,被迫陆续离开原居住地,迁至雅鲁河西南的济沁河流域山林地带。从雅鲁河下游至上游消失的17个村屯有:呼地、济沁达图?穴济沁河口?雪、朱勒其罕?穴朱家坎?雪、西斯连、龙头格、依玛基诺、曹哈尔、呼音?穴碾子山?雪、尼古占聂勒、古利横、萨拉爱勒?今成吉思汗镇、古兰萨沈吉德营子、扎聂勒扎兰屯、鄂尼达图?穴卧牛河车站?雪、阿利吉?穴二道桥?雪、杜拉萨、哈拉苏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了“满洲国”。日伪时期,伪满政府在原西布特哈地区组建“兴安东省”,下辖莫力达瓦、巴彦、阿荣、布特哈等旗,实际由日本参事官进行统治。伪满兴安东省公署及布特哈旗公署机关皆驻扎兰屯。省长额勒春,达斡尔族,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曾任布特哈副都统衙门骁骑校,1909年(清宣统元年)升任东布特哈总管。

  日本人对鄂伦春族采取了“不开化其文化,持续其原始生活,不使其归农,当特殊民族实行隔离;构成其独立生活道路,排除其依存生活习惯”的政策,还强迫所有18到45岁的鄂伦春男子编入“山林队”,在经济上实行“统制”和“配给制”。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有不少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转战于兴安岭的森林里。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群众也为东北抗日联军当向导,送信,送粮食,护养伤病员。曾任东北军某部营长的白温都格尔在江桥抗战前后,曾多次率部参战和袭击日军,并亲手击毙一名日军军官。当东北抗日联军转战到济沁河一带后,他详尽地介绍了这一地区的情况,并将原部队保留下来的枪支弹药送给抗联,同时为抗联传递情报。后来由于有人告密,白温都格尔不幸被捕,在拒绝日军宪兵队的招降而遭到严刑拷打后英勇就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在鄂温克族聚居的地区成立了萨马街鄂温克族民族乡,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区成立了南木鄂伦春族民族乡。

  清光绪年间,游猎于格尼河上游毕

  拉河流域的一个鄂伦春部落,迁移到济沁河、阿木牛河、绰尔河流域,在原始森林中过着基本与世隔绝的游猎生活。1948年后,鄂伦春人始下山在阿木牛河畔定居,1949年迁至南木,1956年建立鄂伦春族民族乡。这里的鄂伦春人属于毕拉路鄂伦春的一个分支。

  1683年,鄂温克人从嫩江流域游动到济沁河、雅鲁河一带,分别被编为济沁阿巴、雅鲁阿巴和托信阿巴。1891年(光绪十七年),鄂温克猎民萨马伊热第一个在济沁河畔定居。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后,因中东铁路的修建,雅鲁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被迫迁至这一带聚居,形成村落。根据当时绘制的《布特哈副都统管辖达斡尔索伦族村屯分布图》,济沁河流域自下游至上游分布7个鄂温克村屯:萨拉库、莫库奇(左右岸各1村)、博尔克、萨马格尔、哈拉、哈拉苏。1984年建立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这里成为布特哈鄂温克后人最终的落脚点。

文章来源:微游扎兰屯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