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发布日期:2017-05-31

  在黑龙江地区的历史上,曾经有多次高度发达的文明时期,了解这些文明发展的历史,对于今天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明肇始

  黑龙江地区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4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已有古人类活动,是华夏民族北迁西伯利亚、北欧、美洲的重要通道,曾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随着人口的增多、生产能力的提高,逐渐按血统组成了比较固定的氏族部落和部落集团。公元前2000年前后,居住在黑龙江地区西部的东胡族系,中部的濊貊族系和东部的肃慎族系开始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山海经》中就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的记载,另有古籍记载远在舜的时代肃慎就曾贡献弓矢。

  战国晚期,居住在黑龙江地区中部的濊貊族系势力逐渐扩展起来,于公元前4至3世纪之交,建立起管辖范围涵盖现在嫩江平原的奴隶制政权——夫余国,而称为挹娄的肃慎后裔诸部,分布在今张广才岭及小兴安岭以东到海之地,都臣服于夫余政权。两晋时,挹娄人改称勿吉。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人西进灭夫余。夫余部分遗民北上,在今嫩江以东建立豆莫娄政权,其辖地大体在今松嫩平原。与此同时,原来居住在黑龙江西部的东胡族系分化为乌桓、鲜卑两部,都曾与中原王朝发生紧密联系。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古肃慎人活动遗迹——新开流遗址出土的海东青鹰首骨雕

  二、鲜卑初兴

  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共历20帝,享国148年。北魏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恢复和发展了当时中国北方的社会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留下了孝文帝改革、《齐民要术》、《水经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历史佳话、文化典籍和历史遗迹。而建立这个封建王朝的拓跋鲜卑,正是从黑龙江地区走出的古老民族。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1980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内容与《魏书·礼志》一所载大致相同。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拓跋氏鲜卑从大兴安岭出发,创造了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第一个文明高峰。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嘎仙洞遗址

  三、“海东盛国”

  在今黑龙江宁安,人们经常能够发现刻有纹饰的古代建筑碎片,后经考古学者证实,这里正是昌盛一时的渤海国都城遗址。公元755年,渤海国第三代国王大钦茂将都城迁移于此,改名为上京龙泉府,使这里成为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东亚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一部分。渤海国政治昌明、经济繁盛、文明发达,是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与中原的唐、和东北亚的朝鲜、日本都发展了多层次的紧密联系,其国名渤海,即来自于唐王朝的册封,与唐的交往中曾留下“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佳话。渤海国在原有的靺鞨、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中原唐朝文化,创造了辉煌而独特的文明,有“海东盛国”之称。925年末,兴起的契丹族在其首领耶律阿保机率统帅下征讨渤海,次年,辉煌一时的渤海国灭亡了,渤海文明也随之沉寂于历史的角落。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渤海国人物像

  四、契丹与辽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但有一个王朝则不然,曾多次反复更改国号,这就是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其祖先也是在黑龙江地区繁衍生息,逐渐壮大起来的。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晚唐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唐朝内乱统一各部,于907年2月即可汗位,916年3月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936年趁后唐发生内乱,接收了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逐渐把疆域扩展到中原地区。辽(契丹)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的疆域广大,文明昌盛,以至于在今天的俄语、阿拉伯语中称呼中国的单词发音都是“契丹”。辽代对黑龙江地区影响很大,“黑龙江”一词第一次出现即在《辽史》的记载中,同时,在辽的末期,曾与女真族在黑龙江地区发生多次大战,留下许多经典战例。公元1125年3月,辽末代帝王天祚帝为金人所俘,辽灭亡。辽(契丹)朝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黑龙江五常市出土的契丹钱币

  五、大金王朝

  在契丹灭亡渤海国后,将一部分渤海人迁往契丹国内,编户齐民,称之为“熟女真”,而留在渤海国故地的女真族和其他一些渔猎部落,因不受契丹国的实际控制,被称为“生女真”。正是这些勇敢豪迈、不受压迫的“生女真”凭借着金戈铁马、一腔豪气,推翻了契丹的统治,建立了大金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女真族是一只活跃在黑龙江地区的古老民族,其祖先是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后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黑龙江地区在历史上就以物产丰富著称,尤其是以产猛禽海东青而闻名于世。契丹贵族为了获得海东青和其他宝物,同时加强对国内的控制,对女真人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欺辱。为了反抗压迫,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改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为上京,建都立国,国号“大金”。金建立后,于1125年灭辽,两年后再灭北宋,统一中国北方,其疆域东抵日本海;北到蒲与路(今黑龙江克东县)以北三千多里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上游一带),西与西夏毗邻,南部与南宋以秦岭淮河、大散关为界。金代注重发展经济文化,女真贵族倾心汉化,留下不少传世佳作。黑龙江地区是女真人的缘起之地,特别是位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的金上京,作为金代早期的都城,是金代初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初葬地,对黑龙江地区的社会演进、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立国119年,传10帝。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位于哈尔滨阿城区的金上京博物馆

  六、后金崛起

  明朝后期,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一个游牧渔猎民族—建州女真族在这里兴盛起来。建州女真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地区东部,后逐渐迁徙到抚顺关以东地区。因靠近明朝边镇,建州女真与内地汉族民众接触较多,逐渐学会了使用铁器和农耕技术,接受了部分中原文化,文明程度高于关外各少数民族。但同时,流淌在女真人血脉中的勇武顽强、不惧强敌的精神,依然鼓动着建州女真不断与周围各部甚至明王朝发生冲突。公元158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被明政府袭封为指挥使,他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各地的女真部族,并建立了八旗制度,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公元1616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后金大汗,改元天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陆续攻克辽阳、沈阳等辽东重镇,击败明朝数路大军,迁都沈阳(改名盛京),建立起巩固的政权。后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负伤病亡,其子皇太极即汗位,经过内外改革,巩固统治,东平朝鲜,西伐蒙古,南击大明,逐渐将疆域扩展到明长城以北,包括今内蒙古、东北三省和俄罗斯北至外兴安岭以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广大地域。

    终于在公元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8年之后,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建立起267年的大清王朝。后金时期,经济社会文化都有所发展,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还命人创造了女真文字(老满文),对于女真文化传播、文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后金在黑龙江地区建立起了有效统治,努尔哈赤时期即在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驻扎军队,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立起宁古塔—鹦哥关—盛京驿路,强化了黑龙江地区与后金政治中心的联系。自后金时期,陆续一些“罪犯”流放至黑龙江地区,主要是宁古塔和卜奎(今齐齐哈尔),其中许多“罪犯”都是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知识分子,这些人的到来,开启了黑龙江地区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清康熙时期在卜奎(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设立的黑龙江将军衙门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曾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的清代著名文人方拱乾

文章来源:冰城小龙哥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