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五常历史悠久的拉林满族镇

发布日期:2017-05-20

  大米之乡五常市,那里不仅有人们常常说的稻花香,更加有着特别之处,四个历史悠久的满族镇你听说过吗?牛家满族镇、红旗满族镇、拉林满族镇、营城子满族镇,想了解它们吗?走起。

牛家镇中学 

  牛家镇中学

  牛家满族镇

  牛家镇因有“牛家窝堡”得名。牛家一带开发较早,从1742年(清乾隆七年)开始,清廷移拨在京旗人到拉林一带屯垦,即建立了正白旗三屯和镶黄旗三屯,隶属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统辖。1882年(清光绪八年)添设民官后,隶属双城厅拉林分防巡检管辖,清末隶属双城府第八区。中华民国时期,归双城县第八区管辖。东北沦陷后,1939年隶属爱良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双城县双东区。1947年1月,设置拉林县,隶属拉林县第五区。1956年3月,撤销拉林县并人五常县,在撤区划乡中分设牛家、厢黄、厢白3个乡,牛家为中心乡,1958年秋,将3个乡合并成立牛家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为牛家乡,1985年5月改为牛家镇。1990年2月,改为牛家满族镇。

  五常风光 

  五常风光  

  红旗满族镇

  红旗满族乡地处平原,位于五常市西北部,距离哈尔滨市内75公里。南与吉林省榆树市毗邻,西与双城市接壤。现居住在红旗乡孤家子屯的500多满族人,是康熙辅政大臣索尼和其子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的后代。索尼画像原藏在孤家子屯何玉清家,现已被盗走。现居住在红旗乡的朗氏先祖是与索额图一起签定过中俄《尼布楚条约》的郎坦。

  红旗乡的名胜古迹是金武珠点将台一座,东城村古城一座,被五常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拉林满族镇华藏寺 

  拉林满族镇华藏寺  

  拉林满族镇

  拉林镇名来源于拉林河名。拉林又作“刺怜”,满语,汉译“爽快”之意。拉林城始建于辽金时代,1115年(金收国元年)拉林城已初步形成。此后,金国开始在拉林屯田。元初,在拉林地区立屯屯田,称“刺怜”。明代于拉林河设纳邻河卫(清称“拉林河卫”)。清初,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廷于此建立官仓,储备军粮,俗称“拉林仓”。1742年6月(清乾隆七年五月),清廷决定移拨满洲八旗兵丁1000名,在拉林、阿勒楚喀一带屯垦耕种。“按旗分为八区……设员管理”,“每旗设立屯庄二处”。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管理双城子、阿勒楚喀等地区的军政事务。到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在拉林地区共建立正红、正白、正蓝、正黄、镶红、镶白、镶蓝、镶黄8旗,每旗3屯,共24屯。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留协领一员驻扎。1882年(清光绪八年),裁撤拉林协领,设分防巡检,隶属双城厅管辖。中华民国时期,设置拉林镇,隶属双城县第八区。东北沦陷后,1938年末设拉林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年末,双城县政府于此设置双东办事处。1947年1月,从双城县划出设置拉林县,拉林街为县城区,后改为第一区。1955年设置拉林镇。1956年3月,拉林县与五常县合并,隶属五常县管辖。“人民公社化”时期,曾称拉林镇公社。1990年3月,改为拉林满族镇。

  镇内西北部的清真寺,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营城子满族镇下辖村子风光 

  营城子满族镇下辖村子风光 

  营城子满族镇

  营城子一带开发历史较早,从1742年(清乾隆七年)开始,清廷移拨在京旗人到拉林一带屯垦,在今营城子、古榆树建立镶白旗二屯和三屯,在靠河寨、南土城子和红旗村建立正蓝旗头屯、二屯和镶红旗三屯,共5个旗屯。1882年(清光绪八年)添设民官后,隶属双城厅拉林分防巡检管辖。清末,隶属双城府第八区管辖。中华民国时期,为双城县第八区。东北沦陷后期,隶属爱友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双城县双东区。1947年1月,划归新设置的拉林县,隶属第七区。1956年3月,撤销拉林县,并入五常县,在撤区划乡时设置营城子乡。1958年秋,将背荫河、营城子、南土3个乡合并,成立背荫河人民公社。1970年从背荫河公社划出,成立营城子公社。1984年2月,改为营城子乡。1985年3月,改为营城子满族乡。

文章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