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仲维华:我为乡亲代耕万亩田

发布日期:2017-09-18

 

  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仲维华露出笑容。

  文/记者 董新英 摄/记者 刘心杨

  如果没有仲维华回乡创业,今天,青冈县昌盛乡幸福村的乡亲们应该不会想到雇佣无人机给田里的作物喷药。如果没有仲维华,乡亲们也不会想到有代耕这种坐等收钱的种地模式。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仲维华第一年秋后算账赔了,照样给村民发“收成”。第二年秋收后,仲维华是用塑料袋子装现金给村民分的,场面甚是壮观。现在仲维华与村民已无需现金交易,钱直接打到村民卡里。

  回乡创业 硕士研究生创办复合社

  1985年出生的仲维华是幸福村乃至昌盛乡的名人。2013年,他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运动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是村里屈指可数的高学历。“考过公务员,当过教师,最后还是收拾铺盖卷回家种地,父母差点没气死。我爸听说我要回家种地气得不让我进家门,他说我要种地十一二岁就可以种,还供我读那么多年书干啥?”2013年决定回乡创业时,仲维华遭遇父母最强烈的反对。虽然反对,但看到儿子执拗地要成立合作社,父母还是积极伸手帮衬着。在当地,仲维华的父母就是种地大户。仲维华说,他能组建起合作社,最初的社员就是家里人。

  如何让土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传统的种植模式肯定不行,应该依靠先进技术,依靠现代化大农机。仲维华告诉记者,2013年前后正是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的时候,他先到北京参加了一个合作社运营培训班,随后考察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二十几家合作社。取长补短,他首创了“托管经营”的合作模式,即根据地力等级与农户签订合同,每亩地农户支付托管费用360元,一等地保底1500斤产量,二等地保底1200斤产量,超出部分合作社和农户三七分成,不足部分合作社按照差额的70%进行赔偿。2014年,仲维华成立了合作社,第一年代耕700亩土地。2017年,仲维华已经成立了复合社,即“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的复合型经营主体,代耕土地9980亩。然而,第一年,仲维华代耕土地遭遇重创,秋后算账赔了20多万元。

  第一桶金没了 从头再来代耕万亩土地

  仲维华第一批农用机械是借钱买的,一共花了66万元。当把大块头的收割机、播种机开回村里,村民都说他瞎折腾。大垄双行、深耕深翻,大机械工作效率高,是传统农用机械的10倍,村民也认可代耕这种方式,除了保底收入还有赚钱的空间。由于新机器没有使用好,种植技术不到位,田间管理没有跟上,2014年秋收后,代耕土地产量没有达到承诺标准,仲维华按照合同赔了村民20多万元。也正是有了第一年赔钱履行合约,村民第二年都愿意让他代耕土地。

  赔钱却赔出了信誉。从一台机械到现在的43台套,从最初的代耕700亩到近万亩,仲维华稳扎稳打,组建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的复合型经营主体,并以昌盛乡6个村为主分别成立了6个合作分社,主要采取“托管代耕、规模流转、带地入社”三种合作经营模式,其中代耕模式占比四分之三。

  仲维华总是能将最新的种田技术带进村,让父老乡亲大开眼界,大块头的机械一辆一辆开进村,今年还买了两架无人机。村里人还是忍不住说,这孩子念几天书不知道咋地好了,但却习惯了他的折腾。

  今年仲维华购进的两架无人机喷洒农药,可让村民开了眼界,第一天试飞的时候把飞机飞丢了,十多个人在地里找了一上午才找到。现在他已经是个熟练的“飞手”,又派出人专门去学飞行,一分钟能飞一亩地,一亩地收费8元钱,预约的村民和合作社络绎不绝。

  仲维华说,他的农机合作社里的43台套农用机械,他都能亲自上手操作。作为幸福村里走出的研究生又回到家乡种地,仲维华承受了很多村民的不理解,但今天他觉得回乡种田收获更多。

  脚沾泥土 念大书的仲维华不忘扶持乡亲

  转方式调结构,仲维华脑子活,脚步走在前面。“三辣”(毛葱、大蒜、辣椒)、油豆角和秋菜的套种,是仲维华试水调整结构的第一步。“毛葱和豆角生长期都是50多天,但一个需要早种,一个需要晚种,而且两者不争空间。收完毛葱再种秋菜,可谓地尽其用。”仲维华说。

  今年,仲维华还打造了私人订制小菜园儿。在小菜园记者看到,标上名字的小菜园儿用围栏护着,精心打理得井井有条。小菜园儿的园主都是城里人,一个小园儿,一垄黄豆、一垄谷子,只需要花费1680元。管理菜园儿的是幸福村村民杨昌礼,每个月看菜园赚2000元。杨昌礼说,他把自己的20亩地托管给了合作社,2016年收入17000多元,自己每个月还能赚2000元,一下子就脱贫了。

  仲维华的复合社设立了党支部,一面党旗在幸福村尤其鲜红。扶持贫困户脱贫是仲维华一直在做的事,村民们说,一加入合作社准保脱贫。在仲维华的扶持下,幸福村的贫困户数量在逐年减少。代耕土地还负责回收粮食,每年村民坐等分红就行。下一步,仲维华打算做深加工工厂,玉米罐头项目。

  据了解,2012年以来,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国共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400多万人,大多成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

  期待着有更多的像仲维华这样的新型农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