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983年的哈尔滨“四一七”特大火灾,烧毁了旧正阳河一带5条街(河图街、河润街、河洲街、河洛街、河清街)中建筑面积共33873.7平方米的7栋楼房、208栋平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新正阳河在两年后建起。随着何家沟的改造和松花江湿地的恢复和建设,正阳河日益成为市民宜居的和谐生态乐园。
正阳河原是河名,“出双城厅东北正红旗二屯,北注混同江(即松花江)”。上世纪初,在正阳河入松花江江口东北约1.5公里处,逐渐形成村庄,这个村庄被称为正阳河。后来正阳河改称何家沟,成了专用地名。正阳河东起原哈尔滨车辆厂西侧,西至河松街一带;南起前进路一带,北至松花江畔,总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
1898年,帝俄在修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占据道里地段松花江岸建工厂,开码头,辟道路,建房屋,并将这些地方划为铁路的附属地,称为埠头区。1904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设立了埠头区警察署,以警代政,把正阳河地区也划为埠头区的管辖范围之内。
1921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以局长之名在正阳河辟建沃斯特罗乌莫夫村。沃斯特罗乌莫夫是l921年2月中东铁路管理局第二任局长,任上干了许多与中国为敌的坏事。这注定了他政治生涯是短命的,只任职三年,就在中国人的抗议声中被迫解职。以他名字命名的“外国村”,曾规划了十几条街路,这些街道两侧是独门独院的俄式板夹锯末的板房,周围用木栅栏围成小院,形成了俄式建筑风格区。这些住房大多保持到上世纪80年代。但中国人仍习惯称这一地区为正阳河。沃斯特罗乌莫夫村的街道都以俄国人名命名,如河曲街———罗曼诺索夫,河清街———涅克拉索夫,河洛街———托尔斯泰,河洲街———契柯夫,河鼓街———谢甫琴科,河图街———关达基街,河阳街———尼子卡牙街,河江街———沃特利夫那牙街,河广街———马其司特拉力那牙街,等等。这里居住的俄人多是养牛业者或小商贩。1922年,俄侨在现河洛街建立了俄侨小学。1923年7月,俄侨在关达基街建成了俄东正教圣·伯里斯教堂。1925年,哈尔滨市政管理权被收回后,正阳河十几条俄国街名分别被“河”字头街名所替代,这些街名大多沿用至今。俄侨在解放后陆续搬走,最晚的有在“文革”间离开的。
1926年9月,哈尔滨市自治临时委员会改组,成立哈尔滨特别市,将埠头区和新市街划为市区,实行“自治”。这时正阳河和新安埠(偏脸子)、顾乡屯、江北太阳岛属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市政局管辖。解放前后,正阳河归新阳区管辖,后并入道里区。
最早来此地居住的是些穷苦人,有打鱼的、割草的、赶马车的、卖零工的,他们住着土坯房或板房,房屋低矮简陋自不必说。1937年,伪满当局将河鼓街西侧的5120平方米的土地划为公墓,又将河松街一带辟为大粪场,河润街一带有死水泡子。故正阳河夏季道路泥泞,蚊蝇滋生,生活环境可想而知。
正阳河很早就有我党的革命活动。1928年1月,中共北满地委改组为哈尔滨临时县委,临时县委在道里地区设5个党支部,其中就包括正阳河党支部。1930年2月(正月十五),中东铁路工人代表会议在正阳河河广街1号柴好家中召开,刘少奇以全总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和德国等国家的一些商人在正阳河沿江还建有一些船厂。因外国船所侵害我国航权,1930年,东北政务委员会先后下令关闭了这些造船所。
解放前,正阳河的企业主要为酿造业,如日本人办的大日本酿造厂、大连酱油厂、长盘酱油厂和俄人办的阿穆尔酱油厂等。解放后,人民政府充分发挥正阳河地区的优势,发展木材加工业。正阳河地区的所有酱油厂也划归国营哈尔滨酱油厂旗下。1956年,建于1929年的正阳河地区第一所小学正阳小学并入新建的前进小学。1964年,河图小学在河图街建成,此后河松小学建成。1970年,河鼓街西侧墓地迁出,哈尔滨木器厂在此地建起职工村。1975年,河松街一带大粪场也全部迁走。
如今,正阳河地区又开发了许多住宅小区,还建设和扩建了公路大桥,沿江还建有河柏生态园、水上乐园等,正所谓旧貌换了新颜。
(摘自 老哈尔滨历史档案)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