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的时候展示着她的高超“绝技”,悠扬的曲调便响彻整个院落。在库车县一个古朴的院落,海丽切木·铁木尔和她的同伴们正在录制库车民歌。
“今年我们开始录制民歌了,这几天我已经录制了很多首。”穿着鲜艳的裙子,戴着花帽的海丽切木·铁木尔如是告诉中新社记者。“双手同时演奏乐器,全县就我一个人会,因为要表演,所以我空闲时间都在反复练习。”
资料图:新疆库车农牧民。范红英 摄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位于新疆南部的库车县不仅有着灿烂悠久的龟兹文化,还有着“西域乐都”的美誉。库车民歌形成于17世纪,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大多数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2014年,库车民歌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为挖掘和保存库车民歌,库车县先后组织民间艺人300多人次,挖掘整理出库车民歌200多首,并于2016年底完成首次录制。
作为库车民歌的自治区级传承人,52岁的海丽切木·铁木尔告诉记者,16岁起,她就跟随父亲学会了弹唱技艺。“以前父亲表演时经常带着我,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
1992年起,只要当地有表演活动,就有海丽切木·铁木尔的身影。“表演的时候特别高兴和自豪,因为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我身上。”
库车民歌一般由歌手、琴鼓手乐班等组成乐队,在麦西来甫(聚会)上演唱,更多是在婚礼或者喜庆佳节时演唱。如今,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像海丽切木·铁木尔一样会唱库车民歌的艺人不多了。“想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收了5个徒弟,最年轻的也已经40多岁。”海丽切木·铁木尔说话时略显遗憾。
除民歌录制外,库车县从2016年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学校组织“非遗”展览,展示库车民歌、库车赛乃姆(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顶碗舞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
海丽切木·铁木尔说,刚刚结束的暑假,她教返乡大学生和高中生唱民歌,“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很多人都想继续跟我学。”
演出补贴少,又不能顾家,但和海丽切木·铁木尔一样的民间艺人还在“坚守”。
今年66岁的吾买尔·亚生拎着扬琴,赶着去参加演出。他笑着告诉记者:“我看不懂乐谱,但只要听到音乐,我就能弹奏出来。”
吾买尔·亚生的父亲亦是一名民间艺人,受到父亲的感染,吾买尔·亚生从小就学会了民歌技艺。“表演让我感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感情。”吾买尔·亚生说道。
吾买尔·亚生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是空闲时间,他和其他民间艺人们都会练习库车民歌。“从事民歌演唱的艺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尽快整理,有些可能会失传。”
“坚持,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吾买尔·亚生说:“我希望多出现一些爱好民歌的年轻人,我乐意无偿培训。”
库车县文化馆馆长买买提·居买称,为挖掘和保护库车民歌,库车县通过发放补贴、录制、宣传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保护。“现在很多艺人都老了,需要培养继承人。我们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措施,让这些民间艺人们更专注于自己的民歌,把库车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