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雄安新区”千年前已出名:六郎在此战斗

发布日期:2017-08-17

 

  杨延昭 资料图

  原题:雄关、白洋淀与神臂弓:北宋军队的以步制骑术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雄县、白洋淀这些颇具冀中特色的地名被炒得炙手可热。或许,是媒体过度报道之故,以致许多人似乎忘了,这些地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有过同样的知名度。至少对于雄县这个地方来说,它就不该如此“落寞”。因为,这里曾是“杨六郎”战斗过的地方。

  北宋时期,雄县还叫雄州,其在军事地理方面的价值因此前一个人的无耻之举而陡增。后周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被逼起兵。为打破后唐大军的围攻,他以事成之后甘称“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来了契丹铁骑。最终,石敬瑭如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却使得后人吃尽了苦头。因为,被他割让出去的那个地方,不仅是华北平原的地理屏障,更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重要马场。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北宋一连两任君主曾试图通过战略进攻的方式,于夺回幽云十六州之后将国防前线向北推进至长城沿线,结果两次幽州之战,损兵折将不说,还几次被对方打进家门,差点儿提前变成南宋。从此以后,宋人断绝了进攻的念头。“澶渊会盟”后,北宋君臣通过“花钱买平安”的方式为自己换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个难熬的过程,简直没睡过一天踏实觉!

  他们最不放心的,就是那条从白沟河一路向东,直到泥姑河入海口的边防线。一旦这里被敌突破丢了,以步兵为主体的宋朝军队将被迫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对抗具有高速冲击力的契丹铁骑,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被对方直接打到国都开封城下!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北宋军事当局就必须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大平原上对抗契丹铁骑?经过多年的战场实践,他们在两大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

  首先是设法营造出一个多少可以限制敌人骑兵发挥机动优势的战场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三:

  1、“三关”与地道

  由于“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人们对于“三关”并不陌生。其实,早在杨延昭出任“三关大帅”之前,瓦桥(雄县)、益津(霸州)、淤口(永清)等关隘就已经存在了。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大举北伐,只用了四十天的工夫,“兵不血刃”收复了三关。然到北宋几次“北伐”无果之后,“三关”便成为北宋的边防要地。他们沿着宋辽界河南岸一字排开,互为犄角,成为高阳关路(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的前哨。然而,稍有军事眼光的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条非常脆弱的防线。“三关”地处前沿,又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到围攻或迂回攻击。为了增强其防御稳定性,宋军在加固城防的同时,又把工事延伸到地下,并将其彼此相连,最终形成一道平战结合、攻防兼备的地下防御工程。今天,这些地道遗址已经被发掘整理并对外开放。这就使得我们能够以一个游客的眼光,一睹这条“地下长城”的真容:多数的入口都设在地窖、水井、沟渠甚至坟墓内并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地道内部很矮很窄,仅容一人而过,需要弯腰低头才能前进,沿途处处迂回弯折。除了藏兵洞、蓄水池这些战斗与生活设施外,还有迷魂洞、咽喉卡等设施,真的是易守难攻!其实战效果,诚如明代《霸州志》所云,“引马洞: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

  2、白洋淀与塘泊

  虽然已经拥了有一道从地上到地下的立体防御工事,宋朝戍边将士仍不放心,又设法为“三关”增加一条“护城河”。就这样,之后在抗日战争期间闻名中外的“白洋淀”诞生了。严格来说,白洋淀本为天然形成。远古时代,当海河、滦河等水系冲出太行山、燕山之后,在山前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冲积扇群。扇与扇之间,出现了许多积水洼地和湖成平原。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从雄州向东,一直蔓延到沿海洼地等。

  最早提出利用白洋淀形成天然“水障”的人是何承矩。他认识到,若能利用东北部边境地势洼低的特点,把一些河流与淀泊连接起来,“以水泉而作固,建为陂塘,亘连沧海”,则既能灌溉屯田水稻以充军需,又可限制契丹骑兵以拒敌。为了勘察水势,何承矩每天与部下在湖泽中驾船饮酒观赏蓼花却暗中将淀中塘泊之势画以为图,传到京师。不久,这个“自此始壅诸淀,以御辽兵”的建议被宋太宗所采纳。他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征调河北诸州一万八千人沿雄州、鄚州、坝州及平戎军(文安),破虏军(霸州信),顺安军(安新)一带的边境修筑堤埝六百余里,设塞屯兵、开塘汩蓄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最终构成一条完整的自“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线。当初,在展望这道“水上长城”前景的时候,何承矩曾乐观地言之“纵有敌骑,何懼奔突”。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条防线竟然在辽帝国崩溃多年之后仍能发挥作用。金末元初,南下中原的蒙古大兵在这里就曾发出“惟燕南雄、霸数州及三关旧地,塘泺深阻兵不能入”之感叹。

  3、植树造林形成“榆塞”

  所谓榆,即榆树;塞,即阻塞之意。在那些缺水的地方,宋朝军民还广植榆柳等树木,还形成“榆塞”。它并非宋人独创,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

  南宋李言在总结北宋边防设险的经验教训时曾指出“备边之要莫逾于设险,秦汉植榆为塞,限隔匈奴,本朝作塘淀于河北,实捍戎马侵轶,塘淀所不及处,即禁近边斩伐林箐,使溪隧断绝,无从入寇。”作为关城与塘泊的重要补充,北宋统治者对榆塞给以了高度重视。几任皇帝均曾下诏,划出若干禁山,不许人民入内砍伐山林,以致“积有岁月,茂林成林,险固可恃”;除了保护原有山林之外,朝廷还重视人工造林。宋太祖赵匡胤于立国之初就曾专门诏令:于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宋军民最终在边境地带形成了一道防御辽国骑兵突入的防御林带。其规模之大,沈括曾云“定州北境先种榆树以为寨,榆柳植者以亿计”。至于其军事价值如何,则可从辽人的反应可见一斑。时人记载“雄州种木……契丹遣人连夜伐去”。

  除了通过筑城、塘泊以及榆塞等手段对战场地形进行改造之外,北宋军人还逐渐形成一套以步兵方阵对+强弓硬弩来对抗契丹铁骑的战术。

  经过多次与辽军较量之后,以步兵为主体的宋军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战术。每逢临敌,统兵将领会根据皇帝所授的“阵图”展开队形。这些阵形中,尤以“平戎万全阵”最为出名。这是一个由前、后、左、右、中五军组成的约十七里见方的巨型方阵,主力步兵猬集在中央,布成三个“车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阵前布以木拒马或大车,称“阵脚兵“。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在方阵的前、后、左、右,还部署了少量的骑兵担任警戒与掩护,以防敌骑“奔冲突驰”。当然,宋军若想顶住敌军骑兵的集群冲锋甚至战而胜之,则离不开一样重要的远程武器:弩。相较于步骑通用的弓,弩只能步兵使用。因弩要用脚力开弩,故射程远,精度也高。虽然其射击频率较低,从敌骑兵进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发弩三四次。但宋军通过增设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发箭间歇。解决了这个不足,弩的优势就是可以被充分彰显了!

  宋军所有的弩中,以床子弩和神臂弓最为出名:床子弩是一种重武器,往往要几十人拉弓才可拉开,射程几近千步,檀渊之盟前夕,辽军名将萧达览便是被床子弩箭射中身亡的;神臂弓其实也是一种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其威力甚至可在二百四十步外贯穿重甲。

  如此,宋军步兵在旷野中对抗敌军骑兵的战斗场景就不难想象了。一旦敌骑冲击至二百步米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敌接近至一百步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

  遗憾的是,宋军的步兵最终还是没能挡住骑兵的冲击!细究其军事方面的原因,恐怕没有比南宋叛将郦琼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诸帅才能不及中人,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谓之持重。或督召军旅,易置将校,仅以一介之士持虚文谕之,谓之调发。制敌决胜委之裨将,是以智者解体,愚者丧师。幸一小捷,则露布飞驰,增加俘级以为己功,敛怨将士。纵或亲临,亦必先遁。而又国政不纲,才有微功,已加厚赏,或有大罪,乃置而不诛。不即覆亡,已为天幸,何能振起矣!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4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