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深夜食堂》的重点其实是「深夜」,不是「食堂」。它并不是一个美食为主的电影,说实话里面做的其实都是一些老板的个性菜(比如隐藏菜单)或者很普通的快餐零食(炸脆皮肠),如果真的有一个打着美食旗号的影视剧里面都是这些玩意那基本等于自杀。
认真的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喜欢日版的《深夜食堂》,难道大家是冲着里面的脆皮肠去的么?显然不是。至少我,是因为想看那些发生在日本城市的深夜里,形形色色人等的悲欢离合。
毕竟,你我虽然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平民,但也都是「有故事的人」。
深夜的时候人们通常比较感性,有一些白天拍出来会觉得很怪的事情,在晚上就一切显得顺理成章。失声痛哭的人,沉默不语的人,发呆失神的人;失恋的,结婚的,劈腿的,砍人的;黑社会大哥,欢场姐妹花,落魄的打工仔……当这个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人出现在深夜的小饭馆里,就像浓缩了整个社会,让我们在他们的喜怒哀乐里,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人生。
这就是日版的精髓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是「疏离感」。
必须承认,整个电视剧的氛围,其实是离我们比较远的。我们没有这种日式居酒屋文化,我们的厨师也不会在餐馆的正中间做菜,餐馆的客人也不会围着坐(路边的麻辣烫倒是有点接近)。
正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餐馆,我们知道自己看的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电视剧,因此预先有了一种疏离感。有了这种疏离感,我们可以对里面发生的一些也许在日本都不会发生的事情感到能理解,比如吃脆皮肠的黑帮老大,或者吃茶泡饭的姐妹花,我们也能坦然的接受「闹市里有一个饭馆的老板从不把菜单拿出来自己有一堆的隐藏菜单做什么菜随他的意无论什么样的顾客都听他的」这种设定。
而当《深夜食堂》中国化,换成了全部中文对白,中国演员之后,问题就来了——这种疏离感被打破。我们知道中国晚上的饭馆是什么样的——24小时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打着山东东北等招牌的水饺馆;兰州拉面;重庆麻辣烫;以及各种烧烤大排档……这是中国的深夜食堂。
而像日版《深夜食堂》里那样的饭馆,中国有没有?中国这么大,肯定有。但是不是主流?显然不是。至少我在全国各地去过近百个城市,像《深夜食堂》里的那种饭馆我估计数得出的不到三家。
说着中国话,却开着中国没有的餐厅,观众自然而然就会有疑问,不信任,会感觉到这个剧有问题。更别提黄磊一身的日本原版造型,这问题就更大了——我们都知道黄磊老师是中国人,我们也知道这是一家中国饭馆。可为什么一个中国人要开一家日本居酒屋,而且全套用日本的做菜方法呢?
这就更加难以对剧情建立起信任了。
而且疏离感还严重影响了演员的演技。日本版来源于漫画,带着轻微的夸张效果和戏剧表情。因为有疏离感在,我们看这样的表演是可以接受的。可中国版竟然完全照搬,在我们明知道中国人不会这样去夸张演戏的情况下,再加上那些演员自己都对角色没有信任和认同,生硬做作去模仿日版,结果就更是一团糟了……
然后再讲场景与剧情的设计。
中国的饭馆都是一桌一桌的,哪怕烧烤也不会围着老板。所以故事都是扎堆发生的,离老板很远。假设黄磊演一个烧烤摊的老板,他应该对每个小桌子上的顾客是站得远远的,以一种观察的身份去看。
烧烤摊的喜怒哀乐还不够多吗?在街边撸过串的各位,见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根本不用我来言语了。我在下面说一个三年前在厦门曾厝垵街头的事情:
深夜12点,我刚忙完,到住的民宿楼下吃点烧烤。有一个50多岁白头发的老头,带着一个看起来像是他儿子的人来吃烧烤。
那儿子说你随便点,我请客。
老头也没客气,点了一大堆,还有几瓶啤酒,慢慢吃。
两人也不说话,就这么吃。
吃了一会儿,老头突然哭了。
儿子给他纸巾,老头接过去,还在哭。
我心想他把他爸怎么了?估计是儿子不争气吧。
结果儿子开口了,他说王叔,你别这样,我爸会怪罪我的。
——原来不是父子。
那个叫王叔的老头说,我在里面二十年都没有后悔过,我连监狱里的领导审查我减刑的时候,问我后悔不后悔,我都说不后悔。但现在我真的特别后悔。
小青年说,都过去了,我爸在天上能理解你的做法。
后来我听明白了——王叔30来岁的时候跟这个小青年的爸爸是兄弟,一起出生入死。因为一次打架,对方被捅死了,小青年的爸爸重伤,在医院抢救了一个礼拜,也死了。
王叔判了二十年。
王叔在那次打架前,请他爸爸在这个烧烤摊吃了最后一顿。他爸爸劝他不要混了,他没听。
现在王叔也已经到了爸爸的年纪,一辈子最好的时光都在铁窗里度过。这个烧烤摊也换了很多老板,甚至连口味都变了。王叔的爸爸也在几年前死了。
最后王叔哭着说,我这辈子都不能请我爸再吃烧烤了。
我这辈子都不能请你爸再吃烧烤了。
那小青年沉默不语,眼睛也是红红的。
我在旁边,以一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幕。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你能理解,它在中国社会里存在着。这两个人聊天的很多话我都没有听到,但就凭这几句,王叔这几十年的人生,似乎都已经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能想象到二十年前他是什么样的混混,如何走在街头,如何意气风发,如何嚣张跋扈。就像我们常在街边看到的那样。
他绝对不是黄磊老师看到的那个晚上戴着墨镜装盲人的黑帮老大。这样的黑帮大哥在中国是不存在的,非要移植过来,特别生硬,特别虚伪。
至于方便面我就真的不吐槽了。太多人说了。
这个剧没叫《统一食堂》我觉得只有一个原因——统一给的钱还不够多。
《深夜食堂》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电视剧,讲述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那么多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还有这么聪明的黄磊老师当核心主角,其实本来是个不俗的题材。
可惜,如今让人记住的,只有那卖相欠奉的脆皮肠,斗鸡眼的吴昕,精致小瓶装的老坛酸菜。
以及那碗真的是方便面的——方便面。
剩下的是最后一个世界级难题:在综艺节目里如此聪明绝顶的黄磊老师,在综艺节目里做菜厨艺高超无比的黄磊老师,在综艺节目里极具生活品味与艺术鉴赏力的黄磊老师。
为什么自己投资+主演一部电视剧(还有之前扑街的自导自演的那部电影),这些人设就全部崩塌了呢?
聪明绝顶的神算子的他,为什么会接这样的剧本,这样的戏?
做菜厨艺高超的他,为什么会连基本的煎饼果子都做不好,要靠后期剪辑和超市里买的手抓饼来救场?
极具生活品味与艺术鉴赏力的他,为什么接二连三的拍出水准地下的影视剧?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把有台本有角色设定有几十个机位的综艺节目,当成真实的事和人?
有时候觉得,我们的观众其实也挺可爱的。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