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我们提起田园诗人,首先想到第一人就是陶渊明,尤其是他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都市现代人视为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令无数人心神向往。事实上,真实的陶渊明生前非常的落寞,并无人知晓,他生命的光辉在他去世后近百年才逐渐放射出来。
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其祖父做过太守,祖上家业尚丰,只是在陶渊明八岁时,父亲意外去世,家境才逐渐没落,他曾写诗称“弱年逢家乏”。20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经过一番折腾, 29岁的陶渊明才步入仕途,出任州祭酒的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由于年轻所盛,这份公差没干多久,陶渊明便辞官归家了。后来,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干了没多久,又受不了官场生活,依旧在家闲居。直到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又最后一次出任彭泽令。三个月后,妹妹意外去世,他帮助料理完后世后,便正式辞官归田,开始了他的归隐田园生活。
通过其身世不难发现,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均不得志,归隐后,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也说出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归田而居后,陶渊明生活一开始过得还算悠闲,在此期间,他饮酒作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等。不过,遗憾的是,他所创作的诗文在当时并没得到认可,比如在《晋书》《宋书》《南史》等史料中,都有陶渊明的相关传记,均被收入《隐逸传》。不难看出,陶渊明在当时只是被人们当作一位隐逸者看待,他所倡导的田园生活并不被人欣赏。
然而,农民收入的局限性,以及其他的家境情况决定了陶渊明的悠闲生活不可能长久,以至于后来他虽然半世躬耕不辍,却连最低温饱水平的生存条件也难以持久。最要命的是,他最后所居住的“草庐”还意外遭遇了一场大火,仅有的家底也付之一炬。生活日益艰难的陶渊明在《移居二首》其一中表述“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可见他只求衣能御寒,食能充饥,室能蔽床而已,生活过得十分的潦倒。
尤其是到了晚年,陶渊明在《答庞参军诗序》中称:“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其处境变得更加凄惨,再加起一生连遭乱世、丧妻、火灾、旱涝之患,那种“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的安适情景竟然难以再现了。
我们今天所认知的陶渊明,其实是宋人重塑的。因为陶渊明的隐逸诗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体现了诗人的生命情结:鄙弃功名利禄,忘掉对社会的关怀意向,热爱自然、美好的田园环境,眷恋安宁、质朴的躬耕生活,而这种精神也最终成为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到了唐代,陶渊明的诗篇才大放光彩,其倡导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以及固穷守节的精神境界和顺天任情的达观的生活状态才逐渐被人认知。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了官场时,都会回归到陶渊明身上,借从他的诗篇中寻找新的人生价值,以慰藉内心的苦闷厌世之情。如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等,莫不如此。
陶渊明一生写有上千首诗,不过传世作品却只有125首诗、12篇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这些诗文中,绝大多数以田园诗数为主,充分表达了他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最著名的田园诗人。比如其代表作《桃花源记》,至今读起来,仍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
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不被人理解,不受人关注,与西方一些大师一样,陶渊明身后盛名与他生前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他生命的光辉在他去世后才逐渐放射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遗憾和悲哀。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