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走我的老路”,“孩子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受苦……”于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不从实际出发,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补偿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对自己小时候最匮乏的东西产生贪欲,或者将其过分给予孩子。于是,就产生了家长溺爱孩子或者强迫孩子的现象。
家长对孩子的补偿心理包括3种类型:
1、家长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
一般是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特别严,或者家里特别穷,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就走入另一个极端。
2、家长补偿陪伴孩子时间不足
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
3、家长补偿孩子的不幸遭遇
这些家长或者已经离婚,或者孩子身有残疾,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歉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溺爱孩子。
家长对孩子补偿心理的一些情景: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或者因为小时贫困,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
有的父母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于是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或获得某个学位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怀有“补偿心理”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强迫性格或患上强迫症,导致成年后做事情犹豫不决,个别孩子还会变得极具控制欲,不利于以后与他人的正常相处和交往。
几乎这类家长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可事实上,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最好”的东西,包括“最好”的成才环境。道理很简单,任何“不好”的环境包括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都不能说完全无益。“让孩子得带最好的”往往会害了孩子,专家们称之为“甜毒品”-----表面上香甜可口,实际上它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心理补偿造成的误区,在我们的周围比比皆是:
误区一:孩子应该放在首位。
殊不知,越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总是在不断成长的,除了婴幼儿时期以外,并不需要家长太多关注。
误区二: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
正确做法是,你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而不是“希望”。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亲,我有责任为你做主。”
误区三:家务活父母做就行。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完全应该为家庭尽义务。调查表明,目前家长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只有10%,而仅仅是上一代,这个比例还是90%。
误区四:应当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
正确的做法是,生活本身就包括种种挫折,要让孩子体验成功,也要让他经受挫折的考验。最理想的结果是,对孩子的希望不必样样满足,总体上只要能满足他们全部要求的25%左右就行了。样样满足孩子,实际上就是告诉他们优裕生活可以不劳而获!
寻求心理补偿,虽然并不一定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过度补偿的行为却可能产生问题,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请千万慎重!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伤害了孩子。本文选自桌上的唐老鸭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